考研的录取率极低,20年整体考研报录比约为3.4:1,20年考研人数达341万人,预计100万人上岸,剩下的240万人成为“陪跑”,这还是在扩招的情况下,可见一斑。在备考过程中舍弃一些不良习惯,能使考研过程更顺利。
一次性复习多门课程,试图用最短的时间进行最快的学习,这往往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学习是重复学习记忆的过程,在同一时间内反复学习同一门课程,深入记忆,有时更能提高效率投入学习里面。
2 忽略知识点提醒
很多同学考研都会选择报班学习,很多老师会在知识点或者大纲中列出课程重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更仔细些,这能帮助学员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框架。考研毕竟是选拔性考试,大家都想通过考试,授课的老师肯定备考经验更足,对出题方向、考试重点更加了解,只要学员仔细听讲能够在备考过程中节省不少时间。
3 学习靠死记硬背
考研难还难在知识点繁多细碎,靠死记硬背是很难记清记全。你不能够理解的东西是最容易出现知识点混淆的,考研的题目灵活多变,死记硬背记住的东西一旦换个形式出现就容易被卡住。如果真正深入理解了,就可以用自己的想法进行思考与消化,一方面能够加深记忆,另一方面可以灵活应对考题。
4 只想着休息
学习最忌讳的就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如果真的感觉不在状态学累了,可以在当天抽出一小段好好放松一下,但是当天一定不能落下学习。
5 逃避困难
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这样的学习经历,遇到难题复杂的题目先放一边,放着放着便不想再回过头来解决了,如同该难点消失了一般。如此掩耳盗铃的学习方式不可取,简单的知识点人人都会做,真正能拉开差距的正是那些重难题,简单的题目并不能带给你多大的帮助,你都已经滚瓜烂熟了。反而是容易出错的题目,每做一道都能转变为经验。
6 不会持续学习
将一个小时分成多个时间段学习,在学习刚要渐入佳境时被自己打断。这不仅无助于学习,还容易思维跳脱。你需要集中记忆力,才能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最好是学习50分钟,然后休息10分钟,如果感觉学习的状态很好,可以持续下去,也可以一直学习下去。
7 学习计划不变通
安排学习时间表应该是同学们都会做的事情,但计划往往不一定跟得上变化。学习安排没有如期进行——或许是某些章节的学习时间比预计花费的时间更长,又或许长时间的学习已经产生疲倦的感觉,不要因此产生挫败感,计划跟得上变化是正常的。如果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那很有可能是学习计划与学习状况不匹配了,建议更改换成更适合自己的。
8 把准备工作当学习
学习之前先清理桌子,整理电脑文件,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等准备工作,美名曰:为了更好的学习。实际上这些准备是一条接一条的,等清理完桌面又觉得环境不够安静,等找到安静的环境又觉得缺点零食…等一切准备好,学习的热情也已经被消磨光了。不要把准备工作当学习,学习只需要你一本书,一支笔,一本草稿就够了,不要想太多。
9 不会寻求帮助
如果你发现你明明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那么建议你去找你的老师或者同学。他们可以给你提供可行性建议,让你学习获得效率。
10 不会做笔记
笔记是很好用的材料,记录着你的学习过程。临近考试,复习笔记能够起到回顾作用。但我们发现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上做笔记(这样你才能回顾这些笔记),比在书本空白处用一两个词概括或是用多种不同颜色的笔在书上把每个词都标注起来,要好得多。
11 学得很纠结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纠结于单个因素,要形成全局的视野。有些同学会反反复复纠结于一个知识点,反而丢失了时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像所有的认知行为一样,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有一些不懂的,咱们就先放一放,等回过头再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