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的背后是什么?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60万,当年考研人数151.1万。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909万,21年考研人数377万。高校多毕业了200多万人,考研人数也多出了200多万人。无论我们怎么样回避,考研都成为了一个当代大学生回避不了的话题。
经济下行和高考扩招的压力让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好的岗位随着经济的不断下探不但没有变得越来越多,反而越来越少,而优秀的人才不仅没有变少,反而变得越来越多。于是乎“狼多肉少”的局面下,读研似乎成了必经之路。
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硕士有了进一步的深造经历,年龄上也稍长两三岁。步入职场会显得稍微成熟稳重一些。
相对于博士生来说,硕士没有那么强的学历光环,不至于眼高于顶,什么都看不上。
近年来虽然说硕士毕业开始收紧,但毕竟和博士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读博使人头秃,但是读硕很少有人秃头。如果读硕士发现自己有学术天分,那就继续追梦学术,直奔博士。如果读硕士发现自己确实不喜欢搞研究读书,那就安稳毕业然后就业,手握硕士学历总比本科生要吃香。
就这样,再给自己两三年的缓冲时间,硕士就成为了普通本科毕业生的最佳选择。在这个位置上,进可攻,退可守,同时还能留一条后路。尤其是当下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动辄要求硕士学历的情况下,读研也成为了保证下限的选择。
确定目标专业之后,下一步就要确定具体院校了。与在校生不同,在职人已有了一定的工作经历,在选择院校的过程中,除了考虑院校实力水平之外,还要从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权衡理想与现实,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一)依据工作地选择院校
专业选择关系到我们今后从事的工作内容。院校的选择,则关系到今后生活与工作的环境。
如果在一线城市读研,毕业后留下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明确自己的未来规划,考虑收入水平与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一线城市机会多、资源广,但工作压力与生活成本也相应较高。
如果选择二三线城市,院校要求不会像一线城市那么高,但备考期间的竞争压力会更大,因为考名校的人毕竟不多,报考二三线城市的院校人数会明显多于报考一线城市名校的人数。
如果已经在一个城市工作生活了几年,基本已经定居,那么择校时就可以考虑所在城市或临近城市的大学报考。
这样读研期间,我们可以学习工作两不误,毕业之后的发展方向也很清晰,有利于在所在地继续深耕发展。
另外要考虑的是,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目标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会影响到你毕业后的就业状况。
如果计划去一线城市,不建议大家选择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院校,否则前期的投入成本,或许不足以弥补后期的收入水平。
如果选择二三线城市的顶尖院校,则要考虑该地是否能为我们所学的专业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院校出身会影响毕业后的收入水平,所以在城市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毕业后的工作情况。
(二)依据本科情况选择院校
在院校类型的选择上,也可以适当地参考自己的本科院校情况。
本科院校水平大概反映了我们的知识程度以及科研能力,在职人的时间精力有限,距离毕业也有一段时间。选择目标太高的院校,可能会影响成功几率。
选择目标院校的参照标准,可以比本科院校高一个档。
比如本科是二本院校,就选一所普通一本;如果本科是普通一本,那就考虑选择一所211院校;如果本科是211院校,可以选择985院校,以此类推。
明确这条标准之后,我们可以选择两到三所不同等级的学校作为目标院校。目标院校要高于本科院校整体水平,其余的备选院校,与本科院校水平相当即可。
要知道:大部分知名院校不仅要求专业能力出众,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在复试短暂的过程中,导师很难做到全面有效的考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参考本科院校来推断整体实力。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太高,可能会影响成功几率,需要我们慎重权衡。
(三)依据备考情况选择院校
院校的选择还要以自己实际的备考情况为准。
在职考研人,可能会面临学习时间零碎、工作任务繁重、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等问题,这样一来,就需要我们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不建议盲目选择目标太高的院校。
如果自身的备考时间、各项准备都很充裕的话,可以考虑选择相对高一些的目标。
根据备考情况选择院校还需要依据具体的目标专业。
首先,筛选一下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有哪些,再将这些院校按照综合实力排名,选择两到三所你想去的学校。这两到三所院校中,除了自己最想去的第一志愿,还有一到两所备选院校。
备选院校是为了稳妥,也是为了应对备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职人考研复习不像在校生的时间那么充裕,只能在白天工作之后,利用工作之余仅有的零散时间去学习。
即使备考时间较为充足,在工作后可能很少接触书本知识,重新拿起来肯定会生疏,可能一时无法找回自己当初在学校的学习状态,这样或多或少会影响复习效率。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建议,我们可以大概确定具体的地区与院校。但院校的基本情况肯定会存在不同,相同实力的院校之间也会存在报考人数、推免比例、题目难度等差别,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数据,选择最适合我们自身情况。
选好几所备选院校,就可以搜集相关院校的考研讯息,并通过意向院校的备考难度进行下一轮筛选啦。